1968年1月23日,广西明宁机场的上空忽然出现了四架疑似美军的战斗机。这一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立刻引起了空七军指挥部的高度警觉,整个气氛瞬间变得凝重。为了应对可能的威胁,指挥部紧急向驻守该地的地空导弹部队二营下达了导弹攻击的命令。然而,在这紧急时刻,二营的34岁营长陈辉亭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:连续7次拒绝执行指令。违抗命令在军中是严重的错误行为,通常会受到军事法庭的严厉审判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陈辉亭不仅没有受到惩罚,反而被上级高度表扬,甚至得到了飞行员们的真诚感谢。这究竟是为何?
1968年1月23日,这一天与往常无异,空七军指挥所的值班员依旧在进行例行的空中安全监测。然而,突然一组排列整齐的飞机进入了他的视野。单凭外形,他就判断出这些飞机绝非普通的民用航班,而是战斗机。这一发现让值班员心跳加速,心中涌现出一种不祥的预感。那时,越南战争正愈演愈烈,美国为了制衡社会主义阵营,频繁干涉他国事务,频繁派遣战机飞越我国边界进行骚扰,令我国空军备感压力。为了应对这一威胁,我国空军时刻保持高度警觉,值班员的精神也如同紧绷的弦。
展开剩余86%很快,值班员注意到,这四架飞机的编队方式与以往多次遭遇的美国战机相似,都是典型的“4机编队”。于是,他果断将这些目标判定为“敌机”,并用敌情编号通报了其具体坐标。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空军的紧急反应。指挥部随即做出决策,要求二营发射导弹,进行反击。
二营一直以来在空军防空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面对美军和蒋介石集团的不断挑衅,我军不断强化防空力量,尤其是在面对美国高空侦察机时。为了应对这些威胁,我军从前苏联引进了“萨姆2”地空导弹,并成立了专门的地空导弹部队,而二营正是这支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凭借出色的战果,二营屡屡立下赫赫战功,早在1964年便被授予“英雄营”荣誉称号。
然而,这一天,二营却未能按计划行动。尽管指挥部一连下达了7次发射命令,二营却始终没有动静。陈辉亭的态度引起了上级的关注,他在深思熟虑后,作出了不同于常规的决策。他的坚持源于一个问题:这些飞机真的是美国的战机吗?
这一切的起因,要追溯到事件发生前一个小时。陈辉亭当时正在指挥所主持会议,突然,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打断了他的讲话。快步走到外面查看情况后,他发现跑道尽头的导弹阵地上,正有四架歼6战机准备起飞。陈辉亭瞬间感到一丝不对劲,眉头紧锁,立刻询问身边的值班参谋:“今天机场有飞行训练吗?”得到否定答复后,他的心中猛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:飞行部队未经预警直接起飞,肯定是因为发生了敌情。
这时,空七军“发现小型机”的通报迅速传到了陈辉亭耳中,消息进一步印证了他的怀疑。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指挥官,陈辉亭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反应,立即要求使用当时最先进的红旗-2地空导弹对空中目标进行侦查。很快,目标被锁定,距离阵地仅90公里。空七军随即宣布进入一等紧急状态,警报声在整个机场上空响起,士兵们的战备情绪迅速高涨。
尽管整个营区气氛异常紧张,陈辉亭依旧保持冷静。他详细地研究着标图,仔细推算敌机的位置和航向,准备精确打击。然而,他突然回想起刚才在跑道上看到的四架歼6战机,心中不禁产生了疑虑。于是,他迅速通知飞行员们避开二营的作战空域,以免发生误伤。就在此时,指挥部确认,今天并没有飞机起飞。这个消息让陈辉亭十分困惑,四架飞机明明就在自己眼前起飞,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?
陈辉亭在心中暗自推敲,经过多年的雷达经验,他深知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关键。他回忆起自己与美军飞机的每一次遭遇,努力通过经验找出线索。17岁时,他进入雷达部队,迅速掌握了雷达技术,对各类敌机的特征了如指掌。随后的朝鲜战场经历,也锤炼了他在复杂环境下的判断力与反应速度。
这时,陈辉亭的直觉告诉他,这四架飞机很可能并非美军战机。经过一番细致分析,他意识到,美军战机通常会擦边而过,除非航线出错,才会深入我国领空。而这些飞机显然不同,它们的飞行轨迹明显不符合美军惯用的模式。因此,陈辉亭大胆推测,这四架飞机很可能是我国自己的歼6战机。
陈辉亭的推测让他产生了巨大的焦虑。如果自己判断失误,误伤我国战机,不仅会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,甚至可能丢掉军籍。但与此同时,他也清楚,若不采取行动,可能会错失最佳打击时机,带来无法预知的后果。在多次思考后,陈辉亭决定继续坚持自己的判断,要求上级进一步确认四架飞机的身份。
空七军的指令依然毫不动摇,一次又一次要求发射导弹。在压力下,陈辉亭依然保持理智,坚持要求核实情况。在等待的过程中,四架“敌机”渐渐逼近,离阵地越来越近,紧张的氛围愈加浓重。就在导弹即将发射的那一刻,空七军终于回传消息,确认那四架飞机确实是我军的歼6战机。原来,这四架飞机并非敌机,而是经过维修后进行试飞的歼6,雷达的失误让它们误被当作了敌机。
危机终于解除,陈辉亭心中的大石也终于放下。此时,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,幸亏陈辉亭坚持不懈,及时核实了目标身份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事后,空七军军长和作战处的领导亲自来到二营,对陈辉亭表示感谢。而那四位侥幸逃脱的飞行员们,更是对他感激涕零。
此后,陈辉亭依然保持着低调务实的作风,继续深入研究美军飞机的作战特性,并将其应用到新的作战实践中。1988年,陈辉亭因屡次立功,被授予少将军衔,但他依然谦逊地表示,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祖国的防空力量日益强大,成为世界上任何力量都无法忽视的存在。
陈辉亭的经历告诉我们,军令如山,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细致的观察与灵活的判断同样重要。一个出色的军人,不仅要听从上级的指挥,还要有独立的判断力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格局。正是凭借这种坚定的决心和冷静的思考,陈辉亭成功挽救了四名飞行员的生命,也维护了整个空七军的荣誉与声誉。他的忠诚与智慧,堪称每一个军人的榜样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-正规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沈阳配资开户-广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